微全城
扫描关注微全城微信公众账号

扫一扫微信二维码

鹤壁微全城平台概况

鹤壁微全城

全国覆盖城市河南
平台标签鹤壁微同城
招商中(加微信ljc33833立即抢占此名额
微信号:
河南
鹤壁
鹤壁微全城详情

 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,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,北与安阳为邻,西和林州市、辉县市搭界,东与内黄县、滑县毗连,南和卫辉县、延津县接壤,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。

鹤壁市北距首都北京495公里,南至省会郑州110公里,京广铁路、京港高速铁路、京港澳高速公路、107国道纵贯全境南北,国家西气东输工程、南水北调工程西傍城区而过。鹤壁至濮阳高速公路东西联通京港澳高速与大广高速公路。[1] 
商朝首都朝歌、周朝第一大诸侯国卫国都城朝歌、战国七雄之赵国都城中牟均位于鹤壁市。境内浚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[2] 
QQ截图20160314095538.jpg
历史沿革:
朝歌是中国周朝最大的诸侯国卫国的首都,卫国第18
鹤壁一角
代国君卫懿公嗜好养鹤,在宫廷朝歌西北等处大养鹤,鹤壁因“仙鹤栖于南山峭壁”而得名。[3] 
夏朝,现今鹤壁地域分属豫、冀、兖三州。
商朝,属京畿内地。
周朝春秋时,属卫、晋。战国时,先后属赵、魏。公元前510 年,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,公元前425 年,赵国迁都鹤壁中牟,历时39 年。
西汉初年,置黎阳县(今浚县)、朝歌县(今淇县)、荡阴县(鹤壁属之)。
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(543 年),废荡阴县入邺。
隋开皇六年(586 年),复置荡阴县。开皇十六年(公元596 年),改荡阴县为荡源县,治所在故县(今鹤壁市郊)。
 
唐、宋、元时期,鹤壁地域建置多有变化。黎阳曾为郡、军、府、州治所,朝歌曾为州、郡治所。
明初,置浚县、淇县、汤阴县(鹤壁属之),分属大名府、卫辉府、彰德府。
民国时期,浚县、淇县、汤阴县属河南省河北道,后改属第三督察专员公署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浚县、淇县、汤阴县属平原省安阳专署。 1953 年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。 1954 年,淇县并入汤阴县(1962年恢复淇县建置)。1957年3月,汤阴县地置鹤壁市,为省辖市,委托安阳专署领导,后改为省直接领导。1958年12月,安阳专署撤销,鹤壁市曾一度归新乡专署领导。1961年12月恢复安阳专署,又改归安阳专区。1960年10月 ——1961年11月,汤阴县曾一度划归鹤壁市(后划归安阳)。1986年1月,浚县、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。[4] 
市区经历了三次搬迁。1957年,市区选在鹤壁集镇,随着二矿、三矿的建设,1957年12月市区南移到中山;后又随着五矿、六矿的建设,1959年,市区又从中山迁到山城区。随着矿区的发展,市区的周围基本上都是塌陷区,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。1992年,鹤壁决定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,随着规模的扩大,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又迁到淇滨区,淇滨区已成为鹤壁市新的政治、文化、交通中心。
行政区划:
鹤壁市是河南省省辖市之一,
鹤壁新区
鹤壁新区
现辖两县(浚县、淇县)、三区(淇滨区、山城区、鹤山区)和鹤壁经济开发区, 24个乡镇、 879 个行政村。
人口和民族:
2012年末总人口 160.28 万人,常住人口 158.80 万人。出生人口 1.76 万人,出生率 11.03 ‰;死亡人口 0.85 万人,死亡率 5.34 ‰;全年净增人口 0.91 万人,自然增长率为 5.69 ‰,城镇化率达到 51.56%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