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全城
扫描关注微全城微信公众账号

扫一扫微信二维码

古交微全城平台概况

古交微全城

全国覆盖城市山西
平台标签
已加盟
微信号:
山西
太原市古交县
古交微全城详情

 古交市是山西省太原市代管的县级市,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,是全国焦煤生产基地,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,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的现代化工矿城市。古交市地处北纬37°40′6″至38°8′9″,东经111°43′8″至112°21′5″之间,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53公里,位于太原盆地以西、吕梁山脉主峰关帝山东翼、云中山南端,东与太原市万柏林区接壤,西与娄烦县相连,南与交城县、清徐县为界,北同阳曲县、静乐县毗邻,国土面积1542.59平方千米。截至2012年,古交市辖4个街道、3个镇和7个乡,总人口20.9万(2013年)。[1]  城镇化率54.2%,居太原市第一位,全省第七位,是太原市唯一一个城镇化率超50%的县域城市。

W020170323720474624048.jpg

历史沿革

古交境域春秋属晋。[2] 战国属赵,汉、魏、晋及北古交朝均为晋阳西陲。[2] 隋开皇十六年(596),析晋阳西境置交城县,县治在古交镇。[2] 唐天授二年(691),交城县治徙大陵庄(今交城县城),以就驿道。先天二年(713),析交城县北境于今古交境域置卢川县,县治在今炉峪口。开元二年(714),撤卢川县复并入交城县。此后直到民国初年的1200多年中,古交境内无县级建置。民国26年(1937)11月,日军先后侵占了太原和交城县城。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绥边区(晋绥革命根据地)的开创,古交境内的建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。民国26年(1937)11月至翌年3月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八旅挺进古交,发动群众组建了半政权性质的阳(曲)交(城)边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,初创了革命根据地。民国27年(1938)3月至翌年,山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员公署在河口镇成立,后移驻狮子河一带,同时,山西省阳曲县政府驻河口一带,交城县政府驻屯兰川一带。从民国29至34年(1940-1945)8月抗日战争胜利,晋绥边区第八分区专员公署(原山西省第二游击区第八分区专员公署,1941年8月改称为晋西北第八分区专员公署,1943年11月该称上名)先是游动,后长驻在屯兰川关头村一带。交城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屯兰川、原平川一带,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狮子河一带。民国35年(1946)冬,阎军进占古交镇、河口等地,并主建了古交行政管理区(县级),旋即被根据地军民摧垮。[3] 民国35年至37年(1946-1948)7月,阳曲县政府驻河口、曹坪、大南坪一带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8年8月划阳曲县的嘉乐泉、阁上、梭峪、曹坪、杏林坪、大南坪、河口与交城县的河南、古交9个乡,初置太原市河口工矿区、区领导机关驻河口镇。同年11月上旬,又划交城县的岔口、营立、姬家庄、镇城底、原相、南头、草庄头、刑家社8个乡,连前共17个乡,改制太原市古交工矿区。1971年8月,娄烦县的长足上大队和雁门大队划归本区。1988年,经国务院批准,古交撤区建市。

W020170323720473428042.jpg

行政区划

1996年古交市辖古交、河口、镇城底3个镇,河南、草庄头、邢家社、常安、原相、岔口、姬家庄、梭峪、加乐泉、阁上、曹坪、大南坪12个乡,西曲、东曲、马兰、镇城底4个街道办事处,43个居民委员会,201个村民委员会,393个自然村。中共古交市委、市人民政府驻古交镇。截至2012年,古交市辖4个街道、3个镇和7个乡,共计37个社区和146个行政村。

W020170323720474624048.jpg

W020170323720475179339.jpg